曝氣生物濾池的作用是什么(曝氣生物濾池的優缺點)
曝氣生物過濾器的加工工藝可以節省總面積和基礎設施。該技術集成了生物溶解和固液分離設備,沒有二次沉淀池。此外,由于使用的過濾材料粒度小,比表面大,粘附生物量高(可達10?20g/L)再加上反清洗,可以合理升級生物膜,維持生物膜的基酶,從而在短時間內快速凈化廢水。曝氣生物過濾器的液壓負荷大大高于傳統的污水處理工藝,停留時間短,因此所需的生物解決方案總面積和大小不大。關鍵建筑通常為基本污水處理廠總面積的1/10?1/5,工業區布局緊密。
曝氣生物濾池出水量高,抗沖擊負荷工作能力強,耐低溫,不易產生污泥膨脹。由于生物斜板沉淀池具有截流過濾材料本身和表面生物膜的作用,生物濾池出水量的SS可以小于10?15mg/L。與其他生物膜法相比,曝氣生物濾池的生物膜較薄(一般在110/zm左右),具有較高的生命力,具有脫氮除磷的實際效果。由于生物濾池生物量大,生物膜更換快,受氣候影響,水流大,水體變化危害小。一些運營廠家表示,一旦生物濾池掛膜成功運行,可以在6?10°C水溫下運行,實際效果極佳。
曝氣生物過濾器易于掛膜,運行速度快,一般在10~15°C時2?整個過程可在3周內進行。處理過程也集成到廢水處理中。當暫時停止運行時,過濾材料表面的生物膜不容易立即死亡。隨著停止運行時間的增加,生物體將以松弛的方式存在。一旦壓力測試水解酸化池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恢復。
曝氣生物過濾器采用破孔微孔曝氣管,維修比微孔板曝氣頭方便,使用壽命長。氧氣傳遞效率高,水解酸化池體積小,制氧驅動力成本低,解決了企業廢水能耗低的問題。這是因為過濾材料的粒度小于表面,對氣泡有激光切割和阻擋作用,增加了液體氣體接觸的總面積,提高了O2的利用率。其能源效率在3kgo3/kw-h以上,比無填充材料高30%。
曝氣生物過濾器繼續滲水,可完成氧氣制造、反清洗、淤泥排放、閘閥轉換等自動調整。自動化技術水平高,操作管理方法方便。由于水解酸化池和二沉池的作用,具有工程結構,有利于中后期的改造和改造。
曝氣生物濾池的特點是什么?
雖然水解酸化池生物有上述優點,但也存在以下問題。
首先,懸浮固體SS對滲水有很高的規定。為了解決高有機化學負荷和截流懸浮固體在較短的液壓停留時間內的作用,曝氣生物濾池中使用的填充料粒度一般相對較小。如果漏水的SS高,生物濾池會在很短的時間內被設計的水損壞堵塞。這將導致重復反清潔,增加運營成本,并導致管理方法不便。一般規定滲水懸浮固體SS不超過1OOMG/L,最好控制在60mg/L以下。這樣就明確提出了曝氣生物濾池準備處理的更高規定。對于初沉池,處理方法是:或減少表面負荷,增加停留時間;或使用斜管(管)沉砂池;或改善預水解酸化池,以改善固體顆粒的沉淀特性。此外,由于生物過濾池反清洗水中的淤泥具有非常高的生物活力,流回初沉池,利用生物吸收和斜板沉淀池的工作能力,將生物淤泥作為生物水處理絮凝劑,增加SS的污泥負荷;或通過添加有機化學物質將初始沉淀池完成為冷凝沉淀池。滲水率相對較高。由于曝氣生物過濾池的水損失相對較大,一般為1?2m,加上絕大多數建筑道路,其相對高度為6?在8m中間,廢水的總運輸約為7?10米。
二是反清洗水力負荷較大。在反清洗的實際操作中,曝氣生物濾池的水力負荷在短時間內相對較大,反沖擊水立即分流到初沉池,對池造成較大的沖擊負荷。因此,雖然這個加工過程節省了二沉池,但必須有另外兩個池:反沖洗池和淤泥緩存池。反清洗水一般先注入淤泥緩存池,然后緩慢流回初沉池,以減少初沉池的沖擊負荷。此外,不合理的設計方案或操作管理方法也會導致過濾材料隨水流出。
第三,曝氣生物過濾器的泥漿產量略大于活性污泥,污泥的可靠性不是很好,導致污泥處理的難度系數。如果使用消化吸收池污泥,解決污泥交易量放大傳統活性污泥較大。